【貂民遊知本-番外篇】
過去林務局也在其他地方用攝影機記錄到關於黃喉貂的珍貴影像,影片是由兩段影像剪輯而成。前半段是拍攝黃喉貂好奇的在野生動物攝影機前觀望嗅聞,戒心解除後,便慵懶的躺在地上開始理毛,時間持續了快10分鐘之久。
第二段影片則記錄到黃喉貂追擊山羌的畫面,一開始兩隻黃喉貂先爬上右側的樹,緊接幾秒後(影片時間16秒左右),畫面左方衝出一隻山羌(由翹起的白色短尾巴可得知),後方兩隻黃喉貂,一隻尾隨緊追不放,而另一隻則是抄捷徑追擊山羌。
黃喉貂小教室
又名羌仔虎,為臺灣特有亞種,頭體長約45cm,尾長約35cm,體重1~3kg。體型細長,尾巴亦長,四肢相對較短,頭部略扁平,頭頂耳後至鼻端為黑色,頭下顎部與臉頰為白色,最大特徵為鮮黃色的喉部,身體大致為褐黃色,四肢末端及尾巴為黑色。
日行性,偶於夜間活動。行動敏捷善攀爬,樹上、峭壁與倒木處都可發現蹤跡。單獨或小群2~3隻一起活動,會群體合作獵食山羌、山羊等較大型獵物。食性廣泛,取食任何可得之獵物,包括中小型哺乳類、鳥類、兩棲爬蟲類、昆蟲等,亦會取食果實或腐食動物屍體;分布於高海拔的族群則以小型哺乳類為主要獵物。當遭遇人類時,有時會先觀察狀況,並不會馬上離開。
主要分布在海拔300m到3,900m干擾較少的原始森林或人造林,但以中海拔出現較為頻繁,偶於森林附近的開闊地 (如高海拔箭竹草原) 活動,目前以中央山脈中南部與東部發現紀錄較多,但海岸山脈的族群狀況不明。
#羌仔虎果然非浪得虛名
#遵守三不原則:#不接觸、#不餵食、#不打擾(很重要所以要說不只三次)
#貂民遊知本系列文